遗嘱继承制度的“社会利益说”及其评析"Theory of Interests of Society" of Testamentary Succession in the West
李宏;
摘要(Abstract):
遗嘱继承制度的"社会利益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本位思潮在继承法中的反映。以狄骥、拉德布鲁赫和庞德为代表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律实证主义和社会法学派的法学家们,在阐述遗嘱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上强调社会利益而贬抑个人利益的倾向顺应了所处时代的要求,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认识上的片面性亦是明显的。
关键词(KeyWords): 遗嘱继承;社会利益说;本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法理学视域下的遗嘱继承问题研究”(2010FFX014)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科项目“继承制度中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李宏;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1.01.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戴炎辉,戴东雄.中国继承法[M].第16版.台北:三民书局,2001.
- [2][日]大木雅夫.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M].华夏,战宪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3][法]狄骥.宪法论:第1卷[M].钱克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 [4][法]狄骥.《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M].徐砥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 [5][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 [6]刘建伟.新康德主义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 [7][美]罗.庞德.法理学:第3卷[M].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 [8][英]梅因.古代法[M].高敏,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 [9]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继承法(教学参考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10][英]F H劳森,B拉登.财产法[M].施天涛,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 [11]陈棋炎.亲属、继承法基本问题[M].台北:三民书局,1980.
-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13][意]密拉格利亚.比较法律哲学[M].朱敏章,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