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哲学视角下的本质主义学说
刘叶涛;
摘要(Abstract):
本质主义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哲学理论,但亚氏本质主义只适于刻画类事物的本质,对个体本质无能为力。分析哲学家克里普克借助其可能世界理论提出的新本质主义弥补了亚氏本质主义的不足。从辩证哲学角度把握两种本质主义及其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相关理论的成就与问题,形成严整的分析型本质主义纲领,也可以体现辩证哲学和分析哲学相互为用的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本质主义;可能世界;现实必然性;逻辑必然性;逻辑点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08JC720014)
作者(Author): 刘叶涛;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1.01.03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M].苗力田,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2]R Marcus.Modal Logic,Modal Semantics and Their Application.Contemporary Philosophy:A new survey,V.1[C].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1:285.
- [3]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M].苗力田,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4]S Kripke.Naming and Necessity[M].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80.
- [5]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85.
-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90.
- [7]张建军.逻辑悖论研究引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75.
- [8]张建军.科学的难题——悖论[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9]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