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的误区与中国工业化战略选择的经验教训The Falsit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ory an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n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郭根山;
摘要(Abstract):
新中国开始工业化时,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基础薄、资源比较丰富但却经济落后。按理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搞工业化似应走一条从农业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发展之路,然而中国共产党却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种选择不是沿袭比较优势理论等纯粹经济理论的结果,而是反复权衡和综合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及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之后的结论。后起国家选择工业化战略的原则是目标优先,而不是模式的完美,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工业化战略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而是如何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对工业化的要求,实现后来者居上。
关键词(KeyWords): 比较优势理论;误区;中国工业化战略;历史经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历史经验研究
作者(Author): 郭根山;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6.03.05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D.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12.
- [2]F.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5.
- [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6).
- [4]T.肯普.现代工业化模式[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 [5]吴冷西.十年论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68.
- [6]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602.
- [7]刘明彦.比较优势:经济学的迷雾[J].读书.2005,(1).
- [8]L.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219,220.
- [9]尹保云.现代化通病———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139.
- [1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90,291.
- [11]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A].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8-229.
- [12]康晓光.中国现代化的脉络与出路[J].战略与管理,1994,(1).
- [13]郭根山.论赶超战略的本质与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经验教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