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合法性悖论与政策网络控制逻辑The Legitimacy Paradox of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Logic of Policy Network Control
许佳君;李方方;
摘要(Abstract):
效率是判断组织行为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政府是否有能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标尺。目前,地方政府绩效面临着公共性消解与"压力型"后果的合法性治理悖论。政府绩效治理的合法性悖论在于绩效主体单元之间的公共性消解和绩效治理的失灵。政策网络的协同为地方政府绩效治理提供了契机。具体而言,要从政策网络的制定与执行解剖政策治理结构,重构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关系和公共资源的匹配向度。实现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政策网络协同,理解和信任是基本的认知前提,在技术上,搭建信息合作系统平台,通过跨域协同的有效匹配实现绩效治理的"空间"再造。
关键词(KeyWords): 地方政府;绩效治理;合法性悖论;政策控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Z043)
作者(Authors): 许佳君;李方方;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6.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水生.从压力型体制到督办责任体制:中国国家现代化导向下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型与机制创新[J].行政论坛,2017(5).
- [2]吕玉霞,刘明兴,徐志刚.中国县乡政府的压力型体制:一个实证分析框架[M].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 [3]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郭小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62.
- [4]张紧跟.府际治理:当代中国府际关系研究的新趋向[J].学术研究,2013(4).
- [5]荣敬本.“压力型体制”研究的回顾[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11).
- [6]张书涛.政府绩效治理的执行偏差与政策控制:一个网络化治理的分析框架[J].湖北社会科学,2016(5).
- [7]斯蒂芬.戈德史密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 [8]蒋永甫.网络化治理:一种资源依赖的视角[J].学习论坛,2012(8).
- [9]王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差距研究: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解释性框架[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9:78.
- [10]政策网络治理:理论、模式和策略[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 [11]申喜连.政府绩效治理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76.
- [12]叶伟巍.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与激励政策: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J].管理世界,2014(6).
- [13]张书涛.政府绩效评估的政策偏差与矫治:基于府际协同治理的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 [1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6.
- [15]范柏乃.政府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6.
- [16]翟学伟,薛天山.社会信任: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6.
- [17]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
- [18]斯蒂芬.戈德史密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 [19]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 [20]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6.
- [21]邵娜.网络时代行动主义的兴起及其治理诉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