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冯友兰、张岱年辩证法思想的异同
沈勇
摘要(Abstract):
冯友兰、张岱年二先生同作为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立足中西文化,对辩证法思想的认识都有独到之处。冯先生主要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册中提出了两种辩证法问题,肯定“仇必和而解”是客观辩证法。张先生则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天人五论》等文章中提出“两一反复”、“事物变化之流,一乖一和”等认识,致力于中西融合.把和谐与矛盾斗争统一起来.本文尝试对二者导同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KeyWords): 冯友兰;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新编;天人五论;辩证法思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沈勇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99.02.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②⑥⑧⑨(13)(21)(24)(34)(35)(36)(41)(49)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版,PIX,第259、257、257~258、260、259、260、260、258、259、258、258页。
- ④③⑦⑩(11)(14)(16)(17)(18)(19)(28)(29)(30)(38)(39)(42)(43)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3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188、212、212—213、188、188-189、212、213、287、188-189、212、211、189、183、189页。
- (20)(21)(22)(23)(27)(37)(40)(46)(47)(48)张岱年:《真与善的探索》.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383、382、382-383页。
- ⑤《正蒙·太和篇》。
- (14)(50)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7、563页。
- (15)(22)(21)(25)(2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5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4、134、135、135页。
- (31)(32)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4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151页。
- (33)同上第5卷,第115页。
- (4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0版年.“自序”。
- (51)张翼星:《冯友兰辩证法思想的的反思》.《学术研究》1997年第2期.第37一39页。
- (52)钱逊:《冯友兰关于辩证法思想的反思》.《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