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论教与宗教——基于近代政治与学术语境的分析
魏义霞;
摘要(Abstract):
在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中,教以及教化之概念源远流长。谭嗣同对教津津乐道,这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嗣同亦酷好谈教"。就概念的选择而言,谭嗣同使用最多的还是中国本土的教之概念。他所谈的教包括教化、教育和宗教等内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由于断言"教能包政、学",谭嗣同将政治和学术都归到教之麾下。探讨谭嗣同对教的界定及其宗教观,有助于全面把握他对宗教、教育、文化和政治等诸多问题及其学科关系的界定。与此同时,透过谭嗣同对佛教、孔教、耶教(基督教)和道教的不同态度,可以窥见他的宗教观、教化观、学术观和政治观。
关键词(KeyWords): 谭嗣同;教;宗教观;近代哲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ZX012)
作者(Authors): 魏义霞;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3.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谭嗣同.上欧阳中鹄十[M]//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
- [2]谭嗣同.仁学[M]//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
- [3]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M]//康有为全集:第8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4.
- [4]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三[M]//康有为全集:第3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7-298.
- [5]康有为.南海师承记·讲孝弟任恤宣教同体饥溺[M]//康有为全集:第2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0.
- [6]梁启超.评非宗教同盟[M]//梁启超全集:第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 (1)康有为智、知混用,此处引文中出现的"知"亦可作"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