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的宿命──里尔克的文明批判思想
张松建
摘要(Abstract):
作为20世纪的存在主义诗哲,里尔克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是极为深刻的。他从根本上颠覆了西方文明传统的稳固根基,深入地揭示了时代异化的主题,以触目惊心的笔触表现出现代人的孤独无助、进退失据的生存困境。他的旨在拯救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生的一系列哲学命题虽然有形而上学的玄奥和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但是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人类对现代文明和自身存在的认识,从而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KeyWords): 里尔克;异化;孤独;拯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松建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1997.04.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霍尔特胡森:《里尔克》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78页。
- ②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上卷第50页。
- ③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3页。
- ④⑧杨武能:《里尔克抒情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4、19页。
- ⑤(12)(13)(14)(15)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118、116、117、98、105页。
- ⑥W·考夫曼:《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13页。
- ⑦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2—53页。
- ⑨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86页。
- ⑩(11)《里尔克诗选》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1页。
- (16)马丁·布伯:《我与你》卷一,三联书店1986年版。
- (17)张世英:《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