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程中文化治理绩效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60个村庄的调查数据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gap of cultural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60 villages in China
马学军;
摘要(Abstract):
农村文化是村民文化价值观和生产方式、生活惯习与交往法则的有机统一。文化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首要组成,而且也是衡量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标准。本文从村庄文化传播媒介、基础设施投入、文化活动次数三个层面检视文化治理的绩效水平。60个村庄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传播媒介样态多样但增量有限,传统与现代公共文化传播媒介普及率差异化明显,有线电视开始覆盖村庄,村庄入户使用率较低。宽带互联网开始进入村庄,村庄农户使用率也偏低;文化体育等设施公共投入总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城郊村文化设施投入要比农村地区多,务工农户多的村庄文化设施投入较多;村庄公益文化活动次数不多且有较大的差异,村庄财力与文化活动次数呈正比,城郊村文化活动次数多于农村地区村庄,中部地区举行公益文化活动次数多于东西部地区。因此要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投入,合理布局文化设施,凸显文化公共性的建设平台。
关键词(KeyWords): 农村;农民;乡村振兴;文化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Z043);; 山东省妇联专项课题(SDY201838)
作者(Authors): 马学军;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9.06.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蔡利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6/07/nw.D110000gmrb_20180607_1-02.htm.
- (2)施雪华,禄琼:《当前中国文化治理的意义、进程与思路》 ,《学术界》,2017年第1期。
- (3)颜玉凡:《政府视野下公共文化治理的三重使命》,《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http://news.cnr.cn/native/gd/20191031/t20191031_524840428.shtml.
- (5)刘展,姚君喜:《“媒介场域”:乡村传播媒介的分析视域:以东北 J 村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 (6)严火其,刘畅:《乡村文化振兴:基层软治理与公共性建构的契合逻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
- (7)赵高辉:《行动者网络视域下传统媒介组织的融合发展:兼论传统媒介组织的引导力、公信力建设》,《当代传播》,2018年第5期。
- (8)王慧娟:《农民文化主体意识与农村文化建设基点》,《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 (9)颜玉凡,叶南客:《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政府的行动逻辑》,《开放时代》,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