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入学机会公平:透视与提升The Equity of Entrance Opportunity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Perspective and Promotion
靳培培;周倩;
摘要(Abstract):
入学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义和社会公平的必然诉求。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名校情结持续泛滥,优质入学机会增长不足;省际招生名额分配不均衡,优质入学机会分布属地化;高校招考制度改革经验不足,公平性保障力度不够;高等教育内部衔接沟通不畅,固化入学机会质量的群体差异。提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不同类型高校质量建设,提升入学机会公平的质量内涵;科学制定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标准,均衡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坚守高校招考制度改革的公平底线,保障入学机会获取的程序性公平;构建与完善高等教育内部沟通衔接机制,弱化入学机会的社会阶层差异。
关键词(KeyWords): 入学机会;公平;高等教育;普及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CJY038);;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9-CXTD-09)
作者(Author): 靳培培;周倩;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20.03.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第6-9页。
- (2)王伟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19-121页;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23-28页;乔锦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教育学报》,2008年第5期,第92-96页。
- (3)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9-25页;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第65-74页。
- (4)刘精明:《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第109-128页。
- (5)王光荣,张雪:《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探析:基于“985”院校为例》,2014年第5期,第62-66页。
- (6)曹妍,张瑞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7-2015年》,《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第25-35页。
- (7)王后雄,王世存:《不同利益群体对高考制度公平性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第9期,第4-18页。
- (8)唐海龙:《从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高校招生政策的视角》,《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124-133页。
- (9)别敦荣,王严淞:《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4期,第1-8页。
- (10)钟秉林:《迎接高等教育普及化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9期,第1页。
- (11)张雷生:《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大学教育科学》,2019年第3期,第16-18页。
- (12)王宝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学生遴选和招生制度的变化与应对》,《大学教育科学》,2019年第3期,第26-28页。
- (13)喻恺:《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英国经验的启示》,《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3期,第75-81页。
- (14)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 (15)池建新:《论高等教育普及化语境中教育机会公平的保障:以日本为借鉴》,《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88-95页。
- (16)高书国:《从徘徊到跨越: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模式及成因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58-61页。
- (17)陈先哲,卢晓中:《层次交错:迈向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第61-66页。
- (18)刘海峰,李木洲:《高考分省定额制的形成与调整》,《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第73-80页。
- (19)黄照旭,郑晓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中的公平标准探讨》,《江苏高教》,2008年第3期,第35-36页。
- (20)王光荣,张雪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探析:基于“985”院校为例》,《教育科学》,2014年第5期,第62-66页。
- (21)靳培培:《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年第6期,第82-88页。
- (22)鲍威,金红昊,肖阳:《阶层壁垒与信息鸿沟: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的升学信息支持》,《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5期,第39-47页。
- (23)别敦荣,王严淞:《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4期,第1-8页。
- (24)Samuel R.Lucas.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ducation Transitions,Track Mobility,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1年第5期,第1642-1690页。
- (25)曹妍,张瑞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7-2015年》,《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第25-35页。
- (26)万圆:《美国精英高校申请者 “背景考察”的内涵、维度与途径》,《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5期,第51-57页。
- (27)万圆:《考察个人背景:英国大学促进招生公平的实践》,《复旦教育论坛》,2017年第4期,第100-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