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虚无与现代性意识Metaphysics, Non-being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ity
陈赟
摘要(Abstract):
现代性意识为同一性与主体性的形而上学所支配,现代性世界观把人设置为主体、把事物表象为图像。古代世界观中具有创造特性的上帝的形象在现代被移植到人的存在中,人成了自由自律的创造者,而创造(创新)与自律遂成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根基于虚无,并把虚无作为存在的开端,古典思想从无生有的宇宙图式在现代成为主体从虚无领悟存在的方式。这是因为,从虚无的观念中,可以生发出创造与革命的现代性意识形态。中国哲学中主导的探询存在的方式--隐显的范式对于有无(存在与虚无)的范式具有颠覆性质,通过这种范式,可以进一步去探求克服形而上学与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关键词(KeyWords): 现代性意识;形而上学;虚无与存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03JZD0026)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陈赟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4.06.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对于这一点的详尽探讨,请参看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 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章。
-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 [2]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 [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4]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 与知识分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5]杜普烈.恶:一个宗教奥秘[A].迈尔威利·斯图沃德.当 代西方宗教哲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6]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性认同的形成[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 [7]维塞尔.莱辛思想再释--对启蒙运动内在问题的探讨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8]莱斯泽克·柯拉柯夫斯基.形而上学的恐怖[M].北京: 三联书店,1999.
- [9]马利坦.托马斯主义的自由观念[A].刘小枫.20世纪西 方宗教哲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91.
- [10]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11]皮罗.海德格尔和关于有限性的思想[A].海德格尔等. 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1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2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 [13]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 [14]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编选组.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 汇编(魏晋南北朝卷):上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