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的中国经验——一个内外平衡机制改革的解释性框架Reconstructing the Balanced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s of Conciseness and Efficiency——an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李文钊;
摘要(Abstract):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建立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是党和国家国家机构改革的方向。作为基层治理核心的基层政权处于国家政权的末梢,自上而下的压力和自下而上反馈的缺失导致了基层治理的不平衡性。这种基层治理不平衡表现为治理能力与治理任务不匹配、治理专业性与治理技术不匹配、治理资源与治理需求不匹配,导致基层官员疲于应付、基层问题层出不穷和基层群众不满意等。针对基层治理的种种问题,北京市从吹哨报到的机制改革开始,系统推进街道改革、权责调整和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探索建立了一种内外平衡的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吹哨报到、街道改革和权责调整,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平衡的内部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共建共享共治,建立国家主导和社会自治相平衡的外部基层治理体系。在建构平衡的基层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和人民中心是基石,前者是平衡的领导者,后者是平衡的目的。
关键词(KeyWords): 基层治理体系;国家政权;基层政权;内外平衡;党的领导;人民中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19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JDGLB003)
作者(Author): 李文钊;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20.02.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 (2)孙柏瑛,张继颖:《解决问题驱动的基层政府治理改革逻辑:北京市“吹哨报到”机制观察》,《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第4期。
- (3)何哲:《构建平衡的国家治理观:破解国家治理的单一理论神话》,《探索》,2019年第2期.
- (4)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
- (5)何哲:《构建平衡的国家治理观:破解国家治理的单一理论神话》,《探索》,2019年第2期。
- (6)Olson,M.The principle of “fiscal equivalence”: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mong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2),479-487.
- (7)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 (8)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社会》,2017年第3期。
- (9)叶敏:《城市基层治理的条块协调:正式政治与非正式政治:来自上海的城市管理经验》,《公共管理学报》,2016年第2期。
- (10)郁建兴,任勇:《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学术月刊》,2018年第12期。
- (11)张文显,徐勇,何显明,姜晓萍,景跃进,郁建兴:《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治理研究》,2018年第6期。
- (12)吴元松:《街道职责清单:“吹哨报到”的试点基础》,《前线》,2018年第8期。
- (13)李文钊:《理解治理多样性:一种国家治理的新科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 (14)李文钊:《从实验主义治理到设计主义治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逻辑》,《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