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漱溟思想的总体特征
柴文华;
摘要(Abstract):
梁漱溟乃一代大儒,其思想涵盖哲学、宗教、伦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那么,梁漱溟思想有没有贯通于所有领域的总体特征呢?回答是肯定的。梁漱溟思想的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上:经权结合,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道器结合,即形上理论和形下学说的贯通;中西结合,即中西文化的融会;知行结合,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探讨梁漱溟思想的总体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梁漱溟为人为学的真实面貌以及儒学精粹的深远影响,也将为我们今天的为人为学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KeyWords): 梁漱溟;经权结合;道器结合;中西结合;知行结合;新孔学;新心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5MZD014)
作者(Author): 柴文华;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20.01.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柴文华主编:《冯友兰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前言:第2页。
- (2)《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早期思想的代表作,初版于1921年。
-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37页。
- (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8页。
-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0页。
-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0页。
- (7)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 (8)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 (9)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 (1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 (11)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8页。
- (12)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9页。
- (13)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8页。
- (1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47页。
- (1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3页。
- (1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6页。
- (17)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6页。
- (18)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第七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2页。
- (19)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第七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2页。
- (20)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第七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
- (2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20页。
- (22)梁漱溟:《自我评价》,见《梁漱溟自述:我是怎样一个人》,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第280页。
- (23)参见郑大华:《梁漱溟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 (24)黄宗羲:《明儒学案》(上),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2008年,第180页。
- (25)黄宗羲:《明儒学案》(上),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2008年,第180页。
- (2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5页。
- (27)“文化的启蒙循环”:指中国近现代一些思想家由提倡启蒙到反启蒙,由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到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
- (28)严复:《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668页。
- (29)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4页。
- (3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2页。
- (3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 (32)参见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2页。
- (3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0页。
- (3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5页。
- (3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