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进入历史——论《神谱》与《工作与时日》的文体叙事From Mythology into History——the Style Narration of Theogony and Works and Days
王振军;
摘要(Abstract):
《神谱》与《劳作与时日》作为赫西俄德的两部具有史诗性的长诗,在其哲学叙事中也包含着一种深深的"文体"危机。人与神同在,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化的"同心圆",它显示的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这也是史诗精神的一种表征。普罗米修斯神话和潘多拉神话标志着人神的最终分离,人神的分离也标志了"史诗框架"的破裂和小说精神的出现。人类种族叙事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神话叙事,第二个单元是人类自身的叙事,是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历史化也历史性的使史诗世界让位于小说世界,小说的精神取代史诗的精神,史诗是神话性的,小说是现实性的,史诗的价值指向绝对的过去,小说的价值指向当前和未来。
关键词(KeyWords): 《神谱》;《劳作与时日》;文体;历史化;小说精神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王振军;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4.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雅凌.神谱笺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90.
- [2]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6.
- [3]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八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6—217.
- [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版社,2009.
- [5]Frank.M.Turner.The Homeric Question[G]//see Morris Ian and Barry Powell.A New Companion to Homer.Leiden:Brill,1997:123.
- [6]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版社,2009.
- [7]陈中梅.荷马的启示——从命运观到认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9.
- [8]陶伯斯.吴增定,译.灵知的教义秘索思[G]//灵知主义与现代性.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8.
- [9]卢卡奇.小说理论[M].燕宏远,李怀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10]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M].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4.
- [11]刘小枫.一个故事两种讲法[J].中山大学学报,2010(2).
- [12]居代·德拉孔波.最后的计谋:《神谱》中的潘多拉[G]//居代·德拉孔波,等.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80—110.
- [13]泽特兰.女人的起源与最初的女人:赫西俄德的潘多拉[G]//居代·德拉孔波,等.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11—135.
- [14]吴雅凌.潘多拉与诗人——赫西俄德笔下的女人神话[J].国外文学,2010(1).
- [15]卡里埃尔.普罗米修斯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以及城邦——国家的出现[G]//居代·德拉孔波,等.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4—55.
- [16]内斯契柯.赫西俄德的人类起源神话中正义的诗歌哲学[G]//居代·德拉孔波,等.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6—66.
- [17]游雨泽.神人之间:论《神谱》中诸神的意义[J].福州大学学报,2013(1).
- [18]王振军.《奥德赛》:追寻西方小说的精神原点[J].海南大学学报,2011(2).
- [19]吴雅凌.十字路口的佩耳塞斯——《劳作与时日》的修辞与谋篇[J].上海文化,2015(1).
- [20]吕西安·戈尔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M].吴岳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 (1)本文所引《伊利亚特》采罗念生,王焕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奥德赛》采王焕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依例随文标出卷数与行数。所引《神谱》与《劳作与时日》采用吴雅凌译本,《神谱笺释》,华夏出版社(2010);《劳作与时日笺释》,华夏出版社(2015),依例随文标出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