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术对郑振铎俗文学研究的影响
申利锋;
摘要(Abstract):
在郑振铎的俗文学研究中,西方学术对其有深刻和多方面的影响。郑振铎在倡导新文学观的过程中,以外国文学为镜而发现了俗文学的价值。他较为系统地向国人译介了许多西方的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这使得其俗文学研究拥有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研究方法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西方色彩。同时,郑振铎对西学的接受是辩证的而非教条的。
关键词(KeyWords): 郑振铎;俗文学;民间文学;西方学术;影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申利锋;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3.02.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郑振铎.最后一次讲话[M]//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 [2]陈福康.郑振铎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 [3]郑尔康.郑振铎(西谛)年表[M]//郑振铎全集:第20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542.
- [4]郑振铎.《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M]//陆荣椿,王爱玉.郑振铎选集:第2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23.
- [6]郑振铎.新文学观的建设[J].文学旬刊,1922(37).
- [7]文学研究会章程[J].小说月报,1921(1).
- [8]郑振铎.文艺丛谈(一)[J].小说月报,1921(1).
- [9]郑振铎.《邓演存译:文学研究的方法》编者按语[J].小说月报,1923(1).
- [10]郑振铎.杂谈[J].文学旬刊,1922(55).
- [11]郑振铎.新文学之建设与国故之新研究[J].小说月报,1923(1).
- [12]郑振铎.杂谈[J].文学旬刊,1922(46).
- [13]郑振铎.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J].文学旬刊,1922(51).
- [14]罗志田.新旧能否两立:二十年代《小说月报》对于整理国故的态度转变[J].历史研究,2001(3).
- [15]郑振铎.《何炳松:论所谓“国学”》编者按语[J].小说月报,1929(1).
- [16]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者向哪里去?[M]//郑振铎全集:第5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312.
- [17]郑振铎.《民俗学浅说》译序[M]//郑振铎全集:第20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285-286.
- [18]陈泳超.作为运动与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J].民俗研究,2006(1).
- [19]郑振铎.民间故事的巧合与转变[J].矛盾,1932(2).
- [20]郑振铎.文学大纲[M]//郑振铎全集:第10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3-14.
- [21]郑振铎.黄鸟篇[J].文艺复兴,1946(3).
- [22]周予同.《汤祷篇》序[M]//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573-574.
- [23]刘锡诚.郑振铎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意义——为郑振铎诞辰110周年而作[J].民间文化论坛,2009(3).
- [24]郑振铎.题辞[J].文艺复兴,1948(中国文学研究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