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断裂与叙事干预——重读《悲惨世界》
常霜林;
摘要(Abstract):
《悲惨世界》是经典,经典有重读的必要。重读《悲惨世界》,我们发现大量的插入成分造成小说故事进程的中断和小说叙事的断裂,这是理解《悲惨世界》的关键,也是理解评价这一经典的重要切入点。叙事的断裂是把语言的隐喻轴(相似性)投射到换喻轴(毗连性)之上的结果,是把诗的、哲学的、抒情的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说,造成断裂的部分是一种叙事干预,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复杂的叙事干预起到培养读者价值观、道德观和对事件评判标准的功能,作者以叙事干预导读者阅读。
关键词(KeyWords): 经典;《悲惨世界》;叙事断裂;叙事干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2015-JKGHZD-0009)
作者(Authors): 常霜林;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3.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丽.从意识形态的视角看苏曼殊翻译的《悲惨世界》[J].外国语言文学,2005(4).
- [2]余协斌.雨果在中国:译介、研究及其他——纪念世界文化名人雨果诞辰200周年[J].中国翻译,2002(1).
- [3]枊鸣久,等.雨果创作评论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108—132.
- [4]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44.
- [5]施康强.译序[G]∥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3.
- [6]雨果.悲惨世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 [7]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574.
- [8]程曾厚.程曾厚讲雨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9]程曾厚.雨果评论汇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79.
- [10]罗曼·雅克布逊.隐喻与换换喻的两极[G]∥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32.
- [11]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 [12]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 [1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
- [14]谭君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干预与意识形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5(3).
- [15]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