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诗引用《左传》典故考论Study on the reference of Japanese Chinese-written Poetry allusions in Tso-chuan
毛振华;
摘要(Abstract):
日本学者非常重视对《左传》的学习和研究,在版本、校勘、注释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学术成就。《左传》在日本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典故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意涵深受日本汉诗作家的吸取和借鉴,他们主要通过引言、引事等方式寄托、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道德规范意识,增强了诗作的修辞表达效果,提升了诗作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显现了日本汉诗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日本汉诗;左传;典故;引用;表达效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751030);;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2013QN047)
作者(Author): 毛振华;
Email: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5.03.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藤原文亮.圣人与日中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72.
- [2]林庆彰.竹添光鸿左传会笺的解经方法[G]//日本汉学研究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8.
- [3]中井竹山.奠阴集·比事筌自序[M].东京:日本怀德堂纪念会铅字排印本,1911.
- [4]安井小太郎.日本儒学史[M].东京:富山房,1939:12.
- [5]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3:2394-2395.
- [6]高文汉.日本的古代汉文学[J].文史哲,1992(5).
- [7]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412.
-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 [9]江村北海.日本诗史[G]//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5).东京:岩波书店,1991:508.
- [10]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1.
- [11]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5.
- [12]刘知儿.浦起龙通释[G]//王煦华.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73.
- [13]杨载.诗法家数[M].北京:中华书局,1981:728.
- [14]程千帆,孙望.日本汉诗选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131.
- [15]王晓平.从敦煌到日本海[J].中国比较文学,2004(4).